无人驾驶汽车公测正式启动 上海市民可免费体验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和政策的持续推动,无人驾驶汽车行业作为智能汽车发展的高级形态,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备受瞩目。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人驾驶汽车不仅集成了环境感知、规划决策等多级辅助驾驶功能,更预示了未来交通出行的全新模式。
7月4日,上海正式发布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许可,至今已有约半个月,期间各家智驾企业主要都在聚焦测试前期的准备工作与微调,预计最快将在未来一周内启动面向普通市民的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实地测试,测试期间全程免费。
在上海临港约有68平方公里测试区域,微信小程序上,每一个“R”字显示位置,都是可以上车的地点。
输入目的地、等候差不多几分钟的时间,一辆无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就开了过来,和目前如火如荼的武汉全车无工作人员的模式不同,上海这边的测试方案和其表述一致,为“无驾驶人”,但会在副驾位置安排一位安全员,以应对突发状况,安全系数无疑更高。
上车后,乘客可以在车载平台电脑上输入四位手机号,并系好安全带、点击出发、即可前往设定好的目的地。
在后排,乘客既可以查看行驶路线,也可以实时查看周围路况,并附带有空调调节、音乐娱乐等功能。
乘坐体验来看,行驶平稳,掉头、避让动作也不会让乘客出现明显的不适感、顿挫感,识别红绿灯主要通过车载摄像头的视觉算法实现,但偶尔也会遭遇一些突发状况,在此次测试中,记者也确有遇到了此类情况。
“红绿灯没开,它现在可能因为红绿灯信号灯今天正好有问题,导致车现在不动了,停在路上了。”
过了大约1分半,车辆又恢复启动并顺利通过路口。除了部分有待优化的内容之外,诸如没有车道线的场地内部道路识别,内部窄路坡道通过等“小路考”测试题也令人惊喜。
记者现场观察到,它的算法是偏向于保守,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变道次数也不频繁,相对会在通行状况尚可的一条车道上长期保持行驶。
测试企业方面介绍,首批预计将有5辆车投入公开测试,后续还有会新车陆续跟进,车型也会有所增加,具体以实际测试后的表现机动调节运能。
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质量与运营总监陈国发表示:“现在基本上城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场景、相当于比人类新手司机驾驶要安全很多,然后还有一些小部分的场景,比如说加塞、一些交通规则里面比较含糊的地带,可能还要做一些比较好的博弈算法,也不是说完全礼让或者在道路拥挤时不动。我们首批是拿到五辆,现在我们第三代的产品也正在研发生产”考试“的过程中,估计年底我们会投放四十台车以上。”
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无人驾驶汽车市场的潜力正不断释放。2022年中国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已达2894亿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24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575.3亿元,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市场潜力。特别是中国市场,近年来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从30.5亿元增长至100.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8.55%,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企业阵营逐渐清晰。从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到整车制造厂商,再到初创公司,各方势力纷纷布局,共同推动行业发展。百度、华为等高科技公司凭借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研发能力,成为行业内的领头羊;广汽、吉利等整车企业则依托丰富的制造经验和市场资源,在无人驾驶领域持续发力;而AutoX、小马智行等初创公司则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探索无人驾驶技术的新边界。
从区域分布来看,无人驾驶汽车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北京、江苏等中东部地区,尤以广东最为集中。这种区域集聚现象不仅有利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促进了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还促进了与智慧城市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未来,无人驾驶汽车将成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助力“交通强国”的建设。同时,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发展也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上游的传感器、芯片、软件等企业将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关键技术支持;中游的汽车制造商将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无人驾驶汽车产品;下游的物流、出行等领域将借助无人驾驶汽车实现更加高效、便捷的运输服务。